操作與內容
您目前在  Hong Kong 香港, SAR China
選擇其他國家

DHL《全球連通性指數追蹤報告》2025特別更新:面對關稅壓力,亞太區在全球貿易中扮演日益關鍵角色

新聞稿:香港,2025年10月30日

  • 全球十大貿易增長航線中,有六條來自亞洲經濟體系
  • 在全球貿易價值增長方面,香港特別行政區排名第四,貿易距離變化幅度亦位居前列,僅次於泰國、中國內地及新加坡
  • 東盟(ASEAN)已成為中國最大的出口市場
  • 2025年上半年,全球貿易增長速度創下自2010年以來最高紀錄(不包括疫情反彈期間)

儘管國際貿易正面臨政策衝擊帶來的挑戰,亞太區在推動全球貿易韌性方面,其核心地位日益顯著。DHL與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NYU Stern School of Business)共同發佈《DHL全球連通性指數追蹤報告》2025年特別更新,首次系統性評估特朗普總統第二任期下美國貿易政策轉變對國際貿易與商業投資的影響。

DHL Express亞太區行政總裁李植興表示:「亞太地區的表現尤為突出,關鍵在於其靈活應變能力與策略性定位。最新數據顯示,儘管全球不確定性加劇,區內的合作仍在持續深化。隨著東盟在吸納區内貿易流動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亞太各國也積極深化與鄰近市場的互動,區內企業展現出靈活應變與前瞻思維。DHL將持續強化業務運作,協助客戶應對貿易格局變化,並在他們期待拓展的市場提供有力支持。」

DHL Express香港及澳門高級副總裁暨董事總經理蔣國雄表示:「儘管全球貿易格局不斷變化,香港依然展現出強大的韌性,並持續鞏固其作為全球物流樞紐的重要地位。香港在全球貿易價值增長方面位列第四,進一步強化其作為連接中國內地、東盟及全球市場的主要樞紐角色。憑藉我們完成擴建、位於香港的中亞區樞紐中心及遍佈全球的世界級物流網絡,DHL致力協助本地大小企業透過高效可靠的物流解決方案,掌握全球商機。」

全球貿易逆勢增長,亞洲貿易航線表現出眾

根據《DHL全球連通性指數追蹤報告》,2025年上半年,全球貿易增長速度創下自2010年以來最高紀錄(不包括疫情反彈期間)。由於買家為應對即將上調的關稅而提前採購,美國進口在年初大幅上升。即使美國的提前採購潮逐漸消退,全球貿易量仍高於去年同期水平。

在全百大貿易航線中,增長最快的前十條中有六條來自亞洲經濟體系,突顯該地區在推動全球貿易增長中的關鍵角色。此外,在全球五十大貿易市場中,香港特別行政區在貿易價值增長方面排名第四,泰國、馬來西亞及越南亦位列前十,顯示亞太地區在供應鏈網絡中的影響力與韌性日益增強。

亞太區內貿易距離縮短,貿易流動強勁

亞太區內貿易持續深化,東亞及太平洋地區的區內貿易佔比由55%升至56%。在全球五十大貿易市場中,2025年上半年與2024年相比,貿易距離縮短最多的市場包括泰國(-79公里)、中國內地(-76公里)、新加坡(-71公里)及香港特別行政區(-61公里)。這反映出亞洲經濟體系正積極將貿易轉向區內市場以維持增長,同時不斷強化基礎設施與互聯互通,進一步鞏固跨境貿易中的吸引力。

東盟成為中國出口的首要目的地

儘管2025年前八個月中國對美國出口下降15%,但中國對東盟的出口增長15%,抵銷了對美出口的下滑。東盟已成為中國出口的重要增長市場,顯示該地區在中國貿易版圖中的地位日益提升。值得注意的是,越南、泰國及印度在中國出口中的佔比增幅最大,而美國、俄羅斯、韓國、巴西及墨西哥則出現下降。

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未來管理中心DHL全球化研究項目主任Steven A. Altman教授表示:「截至目前為止,2025年的貿易與國際商業投資趨勢並不支持全球化正在逆轉的觀點。儘管當前的政策風險不容忽視,但企業普遍並未撤出國際市場。貿易正跨越歷史上最長的平均距離,地緣政治衝突僅對全球國際活動產生小部分的影響。最新數據顯示,企業正積極應對連通的世界所帶來的風險與機遇,而非退回本地或區域市場。」

關於《DHL全球連通性指數追蹤報告》

《DHL全球連通性指數追蹤報告》是一份簡明報告及互動網站,定期更新全球化與國際貿易的最新動態,並補充自2011年起定期發佈的《DHL全球連通性報告》。該報告整合來自超過25個公共機構、私營企業及學術單位的資料,分析涵蓋貿易、資本、資訊與人員跨境流動的逾2,000萬筆數據。

報告亦提供互動式線上圖表,方便用戶按地區、地緣政治聯盟及個別市場探索趨勢,並支援離線下載數據與圖表。

該報告由DHL委託,並由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的Steven A. Altman教授與Caroline R. Bastian撰寫。更多資訊請瀏覽dhl.com/globalconnected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