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在亞太地區具有戰略性地位,經濟活動相當活躍,但由於缺乏天然資源,長期以來高度依賴進口。雖然台灣已與區域夥伴建立穩固的貿易關係,但隨著全球貿易趨勢(如「中國加一」策略)崛起,愈來愈多企業開始意識到多元化進口來源的好處。
本篇文章旨在協助希望拓展國際貿易夥伴、建立更具韌性供應鏈的台灣企業,提供針對歐盟(EU)、美國(US)以及中東與北非(MENA)地區的採購機會分析。
台灣有哪些主要進口產品?
台灣經濟具有強大的製造業基礎及高度的科技整合,推動各類進口商品的需求。主要進口產品包括:
- 電子產品零組件(810億美元)
- 礦產品(610億美元)
- 機械(370億美元)
- 化學品(280億美元)
- 資訊、通訊及產品(230億美元)
- 基本金屬(220億美元)
- 車輛、飛機、船舶及相關運輸設備(150億美元)
- 電機產品(120億美元)
這些領域構成了台灣的主要進口品項,反映出台灣作為全球科技樞紐的角色、製造業對原物料的需求,以及國內產業日益精密化的發展。例如,電子零組件的需求源於台灣在半導體製造領域的領先地位;礦產品需求則支撐了重工業的發展。
目前,中國大陸與香港是台灣最大的國際貿易夥伴,占台灣總進口額約 20.4%。雖然這些關係十分重要,但隨著全球貿易環境的變化(例如美國對來自中國及香港商品取消最低免稅額的規定),台灣企業尋找其他進口來源的重要性日益提升。
多元化進口來源有助於提升供應鏈韌性、降低地緣政治風險,並取得專業化產品與技術,而歐盟、美國與中東北非地區正是極具潛力的選項。
歐盟(EU)對台灣的貿易與採購機會
2023 年,歐盟與台灣的雙邊貿易額達到 738 億歐元,且隨著雙方尋求更多元的合作機會,該數字預計將持續成長。歐盟提供多樣化的高品質產品與先進技術,與台灣的進口需求高度契合。主要具出口優勢的歐盟國家包括:
- 德國:以高精密機械、汽車零件與工程產品聞名。德國企業在工業 4.0 技術領域居於領先地位,能為台灣製造業提供尖端解決方案。
- 法國:全球奢侈品、製藥與航太零件重鎮。法國在這些領域的專業,可支持台灣的高端消費市場及先進產業發展。
- 義大利:提供時尚、設計產品及專業製造設備。義大利皮革在台灣皮製品產業尤其受到青睞。
- 荷蘭:農業科技與化學品領域的領導者,可為台灣農業與化工產業提供先進解決方案。
美國(US)對台灣的貿易與採購機會
台灣是美國第七大國際貿易夥伴,且特定產業的成長潛力可觀。2024 年 12 月,首份台美貿易協定的簽署是重要里程碑,未來若能促成自由貿易協定,將進一步擴大台灣企業的採購機會。與台灣進口需求高度契合的美國產業與產品包括:
- 半導體與先進技術:美國在半導體設計與製造領域領先全球,可與台灣半導體製造優勢互補。
- 航太與國防零件:美國企業供應高品質航太及國防零組件,如先進航電系統與精密加工零件,對台灣航太產業至關重要。
- 醫療器材與製藥:美國提供創新醫療設備及藥品,如機器人手術系統與先進基因療法,滿足台灣醫療領域對高端醫療解決方案的需求。
- 特殊化學品與材料:例如用於半導體製造的高分子材料與電子產品專用塗層等。
中東與北非(MENA)對台灣的貿易與採購機會
中東與北非地區逐漸成為台灣的重要進口來源,提供關鍵資源與戰略合作機會。主要國家及其出口優勢包括:
- 阿聯酋:石化產品、鋁材及物流服務樞紐,出口用於塑膠製造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並為運往台灣的貨物提供關鍵物流支援。
- 沙烏地阿拉伯:石化產品、塑膠與原物料的重要出口國,供應大量原油與聚丙烯,支撐能源與製造業。
- 以色列:農業科技、資安解決方案與先進材料領導者,提供滴灌系統以提升農業效率,以及保護關鍵基礎設施的資安軟體。
- 埃及:出口紡織品與原物料,供應長絨棉與其他布料。
透過多元化進口來源打造韌性供應鏈
面對全球貿易環境變局,台灣企業可透過拓展進口來源至歐盟、美國及中東北非地區,獲得更廣泛的產品與技術支持,降低風險,並加強供應鏈的靈活性與穩定性。

台灣企業採取多元化的進口來源、尋找來自歐盟、美國及中東與北非(MENA)地區的國際貿易夥伴,原因與好處眾多。透過發揮各地區的獨特優勢,企業可以:
確保取得更多元且高品質的產品與先進技術。
降低對單一供應商或地區的依賴,避免弱化供應鏈。
透過優化採購成本與提升產品組合,強化市場競爭力。
若要充分發揮這些機會,台灣企業需要高效率且可靠的物流解決方案。DHL Express 提供完善的服務組合,協助從歐盟、美國及中東與北非地區運送貨物至台灣的流程更順暢。立即開立 DHL Express 企業帳戶,與全球物流領導品牌合作,確保您的進口流程可靠、準時、無縫銜接。